毒害古树,法网难逃——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的警示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总有一些不法之徒,为了谋取私利,不惜破坏自然环境,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挑战法律的底线。


2023年,湖南省浏阳市人民法院审结的一起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这起案件中,何某与欧阳某甲为了采伐出售牟利,竟然在湖南浏阳、江西宜春等地寻找并锁定了7株古樟树,其中不乏数百年甚至五百年的古树。他们雇人钻孔灌注草甘膦农药,导致7株古树全部被毒死。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极大破坏,更是对国家法律尊严的公然挑衅。


古樟树作为我国的珍稀树种,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生态价值。它们的存在,是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见证。然而,何某等人的贪婪行为,却让这些古树在毒药的侵蚀下失去了生机,令人痛心疾首。


法院对此案的判决,彰显了我国法律对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行为的零容忍态度。何某、欧阳某甲、李某三人因犯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被分别判处刑期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一判决,不仅是对犯罪分子的严厉惩处,更是对全社会的警示,提醒我们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同样,在湖北省神农架林区人民法院审结的一起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中,田某、沈某二人因非法采挖红豆杉和小叶黄杨等一级保护植物而被判刑。但值得庆幸的是,此案中的涉案树苗均被移送至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科学研究院进行专业移栽,并全部成活。这既是对犯罪分子的惩罚,也是对生态环境的修复,体现了我国法律在惩治犯罪与生态修复之间的平衡与统一。


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见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也承载了我们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保护古树名木,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记忆和生态家园。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守护我们的绿水青山,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让生态文明之花在中华大地上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建站ABC 建站ABC提供技术支持
  • 首页
  • 电话
  • 位置